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节 | “医”路上我遇到的老师

健康厦门 2022-07-03

炎炎夏日的热情尚未完全褪去

第36个教师节已乘风破浪而来

医者,师也

身负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双重天职的医学教师

如杏林春雨,大爱无声

9月10日这一天,

无疑有属于你们独特的荣耀和光芒

快来看看众多医学生/学员

如何给医学教师献上最好的祝福? 


我和我的老师尹震宇



和尹震宇老师第一次见面是研究生面试,老师了解了我的成绩,询问了一些问题,便给了我积极肯定的答复。


后来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胰外科与老师共事,老师的日常和初次见面一样,严谨和认真的态度着实令人敬佩。老师日常工作繁忙,但每天早上的疑难病例讨论会议,老师极少缺席。

▲2019年教师节,我和师兄弟们一起为尹老师送去节日的祝福。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胆管癌患者,肿瘤较大且有局部转移,患者病情复杂,辗转多地才来到中山医院。尹老师在科室早会上多次讨论该病例,并组织多学科反复讨论、评估病情,判断患者还是有手术指征,最后决定给这位患者做手术。


手术日当天早会,老师结合患者影像和大家详细解说肿瘤的解剖学情况和手术步骤。其实年轻医生大家心里仍旧没有底,因为难度太大了。


但是老师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知识丰富,手术与既定的计划果真相差无几,看着那幽蓝的下腔静脉,仿佛站在幽深峡谷上的钢丝索,把一根根细线缝在这根钢索上,最后严丝合缝的缝上了。在手术台上的我心里也是暗暗惊叹。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和老师一样的认真严谨的人。值此教师节来临,祝敬爱的老师节日快乐。


——2018级专硕生卢俊江


导师信息:尹震宇,教授,主任医师,硕博生导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浩然养正气,金针渡万人。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开拨数行字,寄语启心门。

寄望学成后,成功报师恩。


陈耀南,1941年出生于越南,老师家父陈应龙乃厦门市中医院建院院长。1975年陈老师怀“继绝学度苦厄”之心远赴香港执业杏林,历任香港中文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进修中心中医师、香港中文大学针灸及理学硕士生临床导师。


幸得垂教,心生敬佩


幸得耀南老师垂教发轫于2015年。当时我们治疗了一位香港爱国华侨,他得了老年痴呆,经我们针灸、康复后,病情稍有好转,但是限于鹭港千里迢迢,我们建议患者前往香港太乙针灸诊所,请陈耀南老师施针治疗。


一段时间后,我们惊讶地发现华侨长者愈加精神矍铄。蒙耀南老师赏拔,赠书《针灸刍言》,并书信与我探讨针灸取穴与中药辩证,受益良多。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顿时心中不由升起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之意。从此“金针渡人”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我心中,坚定了我学好针灸理论,做好针灸临床的向学之志。

陈耀南老师

见面如故,拜师求艺


2019年我前往香港,拜师求艺。陈老师是一位智慧而谦逊的学者,见面后陈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工作场所,随后蒙陈老信任,将痴呆的患者托付予我施针调理,他则在一旁悉心垂教,面授技艺。


治疗结束后,我们还在办公区讨论取穴依据、辩证理由,陈老的谆谆教诲,使我获得新的知识和对岐黄金针更深刻的领悟。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如是说,陈老正是这样一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师”,不仅是岐黄金针上的开拨者,更是我们仁心仁术上的领路人。


——厦门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金海鹏


 


榜样的力量




晚上9点半,看完一天门诊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家路上,夜空中繁星点点,不禁让我想起恩师李桂梅教授……


时间回到四年前8月底的一天,跟着李老师看完最后一个患者后,时钟已经定格在了23:38,而此时,一个已经入院的患儿家属找到了李老师。


经过询问,李老师得知,这是一个从外地转院来准备第二天进行“垂体瘤”手术的患儿家属,家长苦苦等到深夜,就是为了要让李老师再看一眼。李老师顾不上一天的疲惫,为患儿进行了详细的诊治……


为了让更多患者及时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李老师对于约不上号的、口耳相传推荐来的、外地来的……只要来到现场,她就加号诊疗,十几年来如一日,经常加班加点,假期里也时常坐诊到深夜。

▲李桂梅老师(左二)

“仁德之医,圣人之术”。李老师将其作为从医的最高追求,行医三十余载,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从未离开临床一线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医者的理想信念,那就是善对患者、精益求精。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学医和从医的路上有恩师一路随行,是我的福分。老师,感恩有你。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陈晶



导师信息:李桂梅,山东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山东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十佳女医师,首届知名专家。


我的严师,亦是慈父




依稀记得刚开始研究生生活的某天傍晚,突然接到一名心脏穿刺伤的急诊患者,一场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战斗毫无征兆就开始了。


手术台上,我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严肃、认真、专注的神情,各种手术器械在他的手上快速的翻转飞舞。“快,吸引器”、“剪线”,我只来得及认真聆听他的每一道指令,手上机械而又僵硬的重复着动作,大脑根本来不及进行任何的思考。

直到监护仪上显示生命征已平稳,我才从恍惚中稍微回过点神。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紧张,他轻笑着问我:“怎么样,害怕不?”。


说实话,第一次经历这种场景,我是真的心有余悸,与他轻松的调侃才让我平复紧绷的心弦。


到最后缝皮的时候,手术台上只剩我和他两人,凌晨一点的手术间非常的安静,安静的只剩心跳的声音,在他的亲自指导下,一针一线之间仿佛编织着我无限遐想的梦。


而工作之余,他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在篮球场上与我们一同挥汗如雨,派兵布阵,奋力抢夺篮板。郊游时更是从他老家内蒙空运来一整只肥羊,架起一口大铁锅,亲自掌勺为我们烹饪全羊宴。嘴里大口的嚼着肥美鲜嫩的羊肉,举杯相邀,宛如今生知己。


我想,我愿追随他的脚步,爱“心”相随,温暖前行。


——2018级厦门大学心外科研究生林明辉



导师信息:单忠贵,博士,主任医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主任,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厦门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


做个怎样的医生




在临床轮转学习已经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遇见了许许多多的医生和各式各样的患者,但这些医术精湛也常怀仁济之心的医生,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也会发生一些矛盾、误解,尤其是我们这种初入临床的新手。


每每碰到因为患者的不理解而产生矛盾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老师,黄正接老师在我初入临床的时候问我的,你认为,怎样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曾经我以为,一个医生,只要做好自己专业、分内的事,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就算是一个好医生了。


但我的老师告诉我,光有专业的水平还不够,还要学会和患者沟通,去治愈他们的心。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我的老师在从医20余年的生涯中,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信念。他常说,治病要暖心。不仅要用专业的知识,帮助患者解除躯体上疾病的困扰与折磨,也用他的仁济之心,通过沟通技巧,温暖患者的心。

这20余年间,诊治过的焦虑的抑或是偏激暴躁的患者却都对老师赞誉有加,从未发生过矛盾。


我自认为没有那么高尚的品德,却也希望向我的老师学习,用专业的知识和仁济之心,通过沟通技巧搭建的桥梁,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帮助我的每个患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许久华


导师信息:黄正接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副教授 厦门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



林进宗老师,谢谢您!




我的导师叫林进宗,来自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是他培养了我的勇气和自信,以及教诲我们医患关系的“三种境界”,受益匪浅。


勇气和自信


记得在血液科第一次做腰穿+鞘内化疗术,从准备物品到操作,林老师要求我独立完成。


当时我特别紧张,原本只要10分钟的操作那次我花了半个小时多。


但最令我感动的是,在整个过程,即使我动作笨拙,即使林老师焦急到面红耳赤,但他还是很耐心地一步一步指导我。他非常细心,拔针帽的技巧、麻醉药核对的手法、持稳注射器的手法等等这些我从未注意、也从未有人提醒过的细节,林老师一一教授。

▲李采玲第一次独立腰穿

后来又有一次操作机会,虽然还是紧张、一些细节做得还不够好,但整个过程较为顺利,结束后林老师给我发了一张照片,是在我操作时偷偷拍的,他表扬了我、肯定了我的进步!


后来不知怎的,出科后,凡是遇到有腰穿的操作,我都能独立完成,百穿百中!


三种境界


有次林老师在电脑前,突然问我们:“你们知道好的男朋友是怎样的吗?”我们摇摇头。


林老师说:“第一种是你说你要什么,他给你了;第二种是你正要说你要什么,他给你了;第三种境界最高,你根本不需要说什么,他就已经给你了。所以,我们要做第三种境界的医生,时刻替病人着想,知道病人会需要什么。”

 

▲林进宗老师工作照

当时我内心为之一震,从前我认为医患之间是“我提供诊治,你来做选择”的简单关系。


在血液科,大多都是需长期返院化疗的病人,久而久之,患者与医生就较为熟悉了,这份熟悉在林老师看来不止是对病情的了解,在其它细节方面,诸如患者及家属的担心和情绪,林老师总能提前预知;有些家属总是忘记复查时间和用药期限,林老师也会提前提醒……


为医也为师,林进宗老师,感谢您出现在我的求医路上,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您教师节快乐!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规培学员李采玲


 


做事先为人,学医先立德




一份沁人心脾的微笑

一堂刻画入微的讲课

一回刻苦铭心的指导

一次披肝沥胆的畅谈

一个充满肯定的点头

是您用心灌溉关怀

让我们成长一路芬芳


清晰记得您因为多年的工作导致腰椎间盘突出,但您却坚持给我们授课。“做事先为人,学医先立德”。一堂刻画入微的讲课,您用行动让我们更加领悟医德的真谛。


医学生常说科研难,难于上青天。对于从未接触过科研的我来说,更具挑战性。每当徘徊于科研道路上踌躇不前时,您的指导总能使我们茅舍顿开、刻苦铭心。


闲暇之余,最爱的就是与您畅谈。没有师生的课堂,只有情同手足的畅所欲言。谈人生,树理想,开拓视野,实现抱负……


当我们学有所成时,您总是一个充满肯定的点头。我已知,您内心喜悦,这也是对我们最大的赞扬与肯定……


有人曾说,世界上最高尚的职业莫过于医生和教师。一个救死扶伤,去除人间疾苦,一个教书育人,培育祖国未来。而您既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又是一位无私奉献的教师。人生呐,何其幸运!在这漫长而美好的求医路上遇见您!是您在用心灌溉关怀,让我们成长一路芬芳!


——王效民教授2017级学硕 张长茂


导师信息:王效民,教授,主任医师,博硕生导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毕业至今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已经十几年了,忙碌的工作让我能够专业地治疗病患身体上的病痛,却也往往容易忽略她们心灵上的抚慰。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情,给了我莫大的感动和启迪。


一天早上,我跟着导师吴建波老师出诊,临下班时一名患者特地过来感谢,原来这名患者本该昨天早上打促排卵针的,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赶上,生殖中心晚上没有值班,建波老师快子夜时终于找了值班护士帮忙注射,还体贴入微地关心病人情况。

吴建波(后排中)

作为医生,吴建波老师对待本职孜孜不倦,学无止境;作为老师,她对待学生无微不至,尽心竭力。


多少次,她担心影响我工作,在大洋彼岸半夜语音连线,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我完善硕士论文,每次通话都要一个多小时以上。


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在我的医路上就像一盏明灯,一直指引着我前进。


今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衷心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我的老师们!”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柯珣瑜


(导师信息:吴建波,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硕士。工作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担任生殖医学中心人工授精项目负责人及福建省围产医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利哥的故事



于我而言,利哥就像是相识很久的老朋友。我们总能高谈阔论,从美食、学习、工作、家庭,无一落下。


来厦门的第一个中秋节博饼活动是和利哥还有急诊科的同事们一起度过的,我们都赢得了很多奖品。利哥笑的合不拢嘴,他告诉我,自己什么也不缺,于是把他的奖品全部塞进我的袋子里。


那时候我突然觉得原来厦门并不是一座陌生的城市,这里有利哥,还有相亲相爱的师姐妹。回去的时候因为奖品太多于是我们将它放在共享单车的篮子上,就这样我们牵着自行车,一路上有说有笑地走着。

利哥和我分享了他的大学生活,时不时还把自己逗乐了。利哥怕我刚来厦门会迷路,于是把我送到宿舍楼下,最后叮嘱一句:“有什么需要或者不习惯的就告诉我。”然后自己骑着自行车回去了。那一刹那,那句话,那个背影永远定格在我心里。


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利哥教会了我坚持,在我孤单的时候利哥给予了家人般的温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利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利哥的故事,写满了感动与真挚,我们将永远感恩,故事还在继续,我们还在肩并肩前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余丽红


(导师信息:张永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主任医师,擅长骨科创伤外科、严重创伤,多发骨折的急救,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处理。



既为医,也为师



 我敬爱的研究生导师是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一科史建陆主任。

史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医者仁心,要时时刻刻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想问题。


如今我也成为了一名临床一线医生,史主任成了如今临床科室的主任,他在工作中仍然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支持,不断告诫我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和科研水平,才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一科 陈晓迪


2012年的夏天,本科毕业的我从南京回到家乡,第一次见到我的研究生导师——史老师。


转眼间,八年过去了,正是老师一步一步地牵着我,让我从一个对正畸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成长为如今的正畸专科医生。


既为医,也为师,史老师的谆谆教诲深深烙印在我的医学生涯中。


印象最深的是在读研时,老师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疑难杂症,非常棘手,普通的正畸医生都不敢接诊,可老师却接了下来,带着我们仔细地分析:“这些患者都是很渴望能有医生可以帮助他们的,有的甚至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作为一个医生,我们应该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质朴的语言,却深深地触动了我。

医人如医己,德艺自双馨。老师一直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指引我们,践行大医精诚。


——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二科 李芸



白衣执铠不易



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致全院的研究生、实习生无法返院,在疫情渐缓之际,择期手术病人重新挤满了医院,我恰好轮转到到肝胆胰血管外科,被分到早有听闻忙碌的李秀东主任组。


 机缘巧合的是,他是我同校93届的老学长,我们都在六朝古都南京,开始踏上学医之路。


与其他印象中忙碌、威严的外科主任不一样的是,秀东主任的儒雅细致一直贯穿着我整个肝胆胰血管外科的轮转时期,他总是亲切、不紧不慢地喊我的名字,而不再是“小伙子”或者“那个小许”;查房时,教诲我外科医生得在病房里摸爬滚打,方能在手术中游刃有余,所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手术中,指导我去力求操作的精细与病人的获益;值班时,总常备着切好的水果以及隔天点好的营养早餐;儒雅与细致尽收学生眼底,魅力即是影响力,所以,在本院的医护人员亲属的肝胆疾病患者大多也是找他看,从他们交流的眼神与谈吐,无形中在教诲我“信任”一词!


 今年的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我目睹前辈老师们的逆行身躯,感受到医护白衣执铠不易,在肝胆外科遇到老师与老学长是我莫大的荣幸与机遇,现在我已经轮转出科,但是一有机会就会回去上手术,即使这时候的秀东主任已经“桃园满地”。


这不是一个外科直男的“一见钟情”,而是一个学生被老师与老学长的双份疼爱深深感动,相信秀东留给我的儒雅与细致能指导我以后的学医道路,成为一个同样有温度的外科医生!


——2018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基地规培学员许福滨


导师信息:李秀东,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血管外科主任医师   硕士导师  擅长肝脏、胆道、胰腺手术与综合治疗,血管外科领域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


阑尾小王子



黄和庆老师是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英俊潇洒人称“阑尾小王子”。


普外科的黄和庆老师让我真正体会到外科医生独特的魅力。


记得有一晚值夜班来了一个孕22周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已经出现发热症状,时间紧迫,老师立刻给患者评估状况与手术指征,请产科会诊,完善术前准备,9点多抽血,到10点多凝血四项结果迟迟不出。


老师一直关注着患者情况,在护士站焦急的挨个打检验科电话询问检查结果。终于在老师的密切追踪下,术前准备得以快速完善,及时的给这位孕期患者做了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到了凌晨1点,外面已是满天的繁星,安静的走廊里,灯光有些昏暗,我和老师从手术室走出,那一刻,成就感油然而生,老师略显疲惫的背影,像是一位执刀纵横于手术江湖的侠客,潇洒豪迈,悬壶济世,我的内心充满了敬佩,也因能在老师教导下治病救人感到自豪。


这段实习经历是我学习路上宝贵的财富,老师的医者仁心与谆谆教诲我也将铭记于心。


师恩难忘,祝黄和庆老师教师节快乐!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2017级张浩然


END


来源:厦门卫健系统

审核:张从云  田  丁  

整理:夏小山 


往期精彩回顾轨迹公布!厦门:确诊+2,无症状感染者+1,为境外输入!
轨迹公布!厦门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

轨迹详情!厦门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各1例!快开学了,学校应准备哪些预防和控制措施?

抗疫国家级表彰拟表彰对象公示,厦门是他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